【践行总要求 致敬公安英雄】杨利勇:禁毒有信念 办案有胆识
“我就不信我干不掉这个案子。”奋战禁毒一线18年,他在“刀尖上行走”时常说这句话。他是广东省广州市公安局白云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杨利勇,因成绩突出获评全省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禁毒工作先进个人,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2016年3月,他临危受命,从广州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调到白云分局担任禁毒大队大队长,同时兼任白云区禁毒办副主任,带领全区禁毒力量用三年时间创造了“白云经验”。
“刀尖上行走”——
从毒贩腰间摸出上膛手枪
越是艰险越向前,挑战从未让杨利勇退缩。20多年前,他还在广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的时候,有一次在广州街头执行反扒任务,小偷操起菜刀就甩过来,他没有怕。后来,他主动申请调到禁毒支队,成为一名禁毒警察,面对毒贩的枪弹,也没有怕过。
杨利勇(右一)与同事研究禁毒工作。(广东省公安厅供图)
禁毒工作有多险有多苦?杨利勇参与侦办的第一起毒案就给他上了“第一课”。“那天晚上狂风暴雨、电闪雷鸣,我跟战友去侦查,到一片山林里寻找制毒窝点。”杨利勇回忆,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山里兜来兜去,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类似的惊险经历,后来还有很多。
一次抓捕毒贩时,气焰嚣张的嫌疑人扬言,谁去抓他就跟谁同归于尽。值得注意的是,该嫌疑人是一个持有枪支弹药武装贩毒的团伙成员。杨利勇带队直捣毒贩老巢,该嫌疑人被按倒后还不停地把手伸向腰后。杨利勇和同事一摸,马上大喊:“有枪!有枪!”果然,民警在嫌疑人身上搜出两支上了膛的手枪。
迎接新挑战——
组织破获抛光机藏毒案
2015年12月,国家禁毒委将白云区定为毒品中转站、集散地挂牌整治地区。“你敢不敢去挑战一下?”因为领导这句话,杨利勇接下了这个挑战。2016年3月,他调任白云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白云区禁毒办副主任。初到白云,怎么打开局面?一开始,杨利勇连续3个晚上睡不着觉。“多难都要干好。”杨利勇坚定地说。
2016年3月,一名快递员举报,4台准备寄往境外的空气压缩机疑似藏有毒品。杨利勇带队跟着这条线索追查,最终截获毒品,成功破获该案。“这起案子的破获打响了第一枪,用实绩证明了白云区禁毒整治的决心。”杨利勇说。
不久后,他又带队破获了另一起涉毒案件。
2017年,白云区某物流仓库发现一批准备寄往印度尼西亚的抛光机夹藏毒品冰毒250余公斤。收件人远在海外,对于能否捕获“大鱼”,很多人心里没底。为避免打草惊蛇,杨利勇制订了工作方案,在上级禁毒部门支持下,专案民警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摸清了该链条上所有藏毒窝点和涉案人员。中印警方联合收网,在境内抓获犯罪嫌疑人7名,在印尼抓获涉毒人员5名。因实现全链条打击,该案获评“2016-2017年度国际执法安全合作最有影响力案(事)例”。
三年禁毒整治——
创新“白云经验”助力“摘帽”
杨利勇认识到,要转变白云区毒情,单靠打击还不够。三年禁毒重点整治中,针对白云“毒品集散中转”突出问题,杨利勇想了很多办法。
在他的带领下,白云区开创适合本地实际的禁毒方法,创新禁毒技战法、建设禁毒教育工程、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百日禁毒攻坚行动,同时狠抓科技治理物流,参与制定“五个百分百”物流寄递管理规定,切断毒品中转集散路径。
“白云经验”走在全国禁毒前列并得到同行认可,中央政法委和公安部在全国推广。2018年12月,白云区通过国家禁毒委验收,宣布摘掉禁毒重点整治的“毒帽”。
数据显示,2016年禁毒重点整治以来,白云区侦破毒品刑事案件3000余起,打掉涉毒团伙90余个,处理涉毒违法犯罪嫌疑人2.5万余名,缴获毒品2吨;破获公安部毒品目标案件10起、省毒品目标案件30起,禁毒执法打击综合效能一直排在广州市前列。
杨利勇说:“做一名缉毒民警,要有信念。”他告诉记者,这份信念很简单,就是“天下无毒”。
毒情形势持续向好的情况下,怎么继续守好禁毒大门?近几年,杨利勇带领团队将全链条打击融入常态化工作,以更大的力度开展日常管控。“我必须以最大的努力做好工作,禁毒永远在路上。”他说。